可多瓦莊園(Kotowa)的咖啡歷史非常悠久,可以說是巴拿馬咖啡種植的先鋒,而保存完好、百年前留下的咖啡處理設備,大家知道在哪家莊園嗎?而許多人聽過SCAP巴拿馬咖啡協會創立後,最成功的就是舉辦享譽國際的BOP(Best of Panama)巴拿馬精品咖啡競賽,但大家知道SCAP協會第一任協會主席是誰嗎?

  也因為可多瓦莊園的歷史悠久,所以讀完以下黑熊寫的可多瓦莊園故事,也可以稍微了解整個巴拿馬咖啡發展的過程。文很長,這些內容肯定最完整(以後網路上文章肯定會從這篇抄過去),這是黑熊這六年與莊園主Ricardo聊天的過程,花很多時間才整理完成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慢慢的閱讀。

請將咖啡準備好,邊喝邊聽黑熊講故事囉~

 

  可多瓦莊園對於黑熊來說,是有很深厚的感情!因為黑熊第一次跑巴拿馬拜訪咖啡莊園,第一位見到的就是可多瓦的莊園主里卡多先生(Ricardo Koyner)。如果跟他不熟的人,可能會覺得他有點嚴肅,話又不多;但是一跟他熟識之後,會發現他是一位超級愛搞笑的人,而且個性開朗、充滿熱情,什麼話題都可以聊,即使是問到很細節的技術問題,他也不會藏私的樂於分享。

  里卡多先生的個性不甘居於現狀,永遠會嘗試新的可能,會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,實驗、再實驗,直到得到答案為止!像一般咖啡農是蓋一座溫室來做咖啡實驗,再將好的實驗結果移到戶外農場執行;但如果你沒有到現場親眼看到,很難想像有人會瘋狂地把整個山谷封起來,當作一個大型的咖啡實驗室!像是大家喝到的黃藝伎(yellow geisha),當初就是在這個山谷的實驗室,從原本只有一棵樹,慢慢變成兩棵、四棵…,然後移栽到鄧肯(Duncan)、女巫(Las Brujas)農場種植。這也是為何大家從四年前只能喝到六公斤,到現在可以有整箱的產量,各位朋友可以說是跟著黑熊一起看著黃藝伎慢慢成長、茁壯!如果你聽過台灣某咖啡農場也有黃藝伎品種,就是從這裡"借"回去的喔~~

  所以,如果你覺得他只是一位每日拿著鋤頭務農的咖啡農,那就太小看他了!他先在中美洲農業最高學府Zamorano泛美大學,完成農業碩士學位,再到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完成商業碩士學位後,接著才回到巴拿馬接管咖啡事業,是個學術結合實務技術的科學咖啡農。而他以Kotowa自家品牌,光是在巴拿馬就有14家咖啡店,也是全巴拿馬專做精品咖啡連鎖店的第一名。他的成就也不只在咖啡事業,更跨足飯店業、觀光旅遊業、巧克力(從可可種植到最終巧克力販售一手包辦)、釀酒….等,而且並不是跨界過個水而已,而是各項事業都非常成功。

  接著,就跟著黑熊坐上時光機,讓我們回到1873年….

 

『KOTOWA 可多瓦莊園 / 1st 第一代莊園主』

  亞歷山大(Alexander Duncan McIntyre),可多瓦的第一代莊園主。1873年,在加拿大東岸(Plympton, Ontario)出生;長大後與哥哥喬瑟夫(Joseph Albert McIntyre,1869年出生)做起水果貿易商。哥哥喬瑟夫先從政,擔任西北省(Northwest Territories)省議員(1898~1902年任職);隨後,亞歷山大也從政擔任省議員(1902~1905年任職)。以前加拿大整個中間和北邊的領土範圍,都統稱為西北省(如果有去加拿大看極光的朋友,黃刀鎮就是西北省的首都),直到1905年,艾伯塔省(Alberta)和薩斯喀徹溫省(Saskatchewan)從西北省獨立出來,亞歷山大在1905年參加薩斯喀徹溫省省議員選舉,沒有選上。

  之後兄弟倆再搬到溫哥華島(Vancouver Island),亞歷山大開五金行,哥哥喬瑟夫則是當地郵政局長。他們兄弟與當地鄉紳,一起向政府提出申請註冊新城市,並在1912年3月12日正式通過,艾伯尼港(Port Alberni)為島上第五座合法註冊城市,他與哥哥擔任第一屆市議員,隨後亞歷山大也成為艾伯尼港最年輕的市長。

   在那年代,探索新大陸是許多男人心中的渴望,征服與探險更是深植在DNA中。1916年,哥哥喬瑟夫到巴拿馬博克特地區買了一座名為卡蘿琳(Finca Carolin)的農場,雖然短暫待了一下,但隨後便回到加拿大與家人同住。據說亞歷山大因為哥哥對於博克特讚不絕口,再加上看到幾篇介紹博克特的文章,開始對巴拿馬產生憧憬。我們沒有辦法知道亞歷山大的真實心境,不過當時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,或許真的改變許多人對於生活的看法。1925年,亞歷山大搬到博克特,並與安吉拉(Angela Rosas)結婚,一起管理哥哥的農場,把農場改名為卡羅萊娜(La Carolina),開始咖啡種植咖啡。

  當時交通運輸不易,也沒有柏油公路,所以必須依靠馬匹將咖啡咖啡運送至港口,再轉賣給美國、德國時,工人們並不是馬上能得到工資。亞歷山大為了解決這問題,他自己鑄造貨幣發給員工,讓員工能用貨幣去換取等值的商品,之後店家在用這貨幣來換現金(這貨幣現在也收錄在巴拿馬國家貨幣的紀錄中)。1944年,亞歷山大因癌症病逝後,家族的咖啡事業全由大女兒希爾維亞(Silvia Mcintyre Rosas)來管理,當年她才15歲。後來,她嫁給了一位荷蘭籍工程師理查德(Richard Koyner),而亞歷山大與安吉拉的小女兒塞西莉亞(Cecilia Mcintyre Rosas),則嫁給了當地咖啡農法蘭克朗道先生(Frank Tedman Landau)。

  目前可多瓦莊園內,還保留著亞歷山大當初蓋了一座小型的咖啡處理廠。這座咖啡處理廠的設備,以流水為驅動力,縫製的獸皮當木製齒輪間的傳動鍊,連接著不同大小的木製齒輪,帶動整個機器結構。在當時簡陋資源的環境,已算是非常先進的處理設備。更難得的是,這套設備至今都保留的非常好,依舊在莊園的辦公室內展示,不只是咖啡處理設備,現場更保留了當時所有工具,甚至連馬鞍配備等(以前農夫都是騎馬巡咖啡園或往返其他城鎮),等於是一座巴拿馬咖啡博物館。還有一間房間架子上,放滿了當出整頓咖啡處理廠時,挖出來的古代器具,人骨和頭骨!有次黑熊到莊園主里卡多家用餐,在晚餐中閒聊,他說當初在重新裝潢住所時,挖出一具完整的骨骸!後來查證後,證實大約是三百年前的骨骸!而且那具人骨就是在我們餐桌正下方挖出來的(多浪漫的用餐環境啊…)!

  黑熊繼續講下去之前,可能許多的英文名字會讓大家產生錯亂(尤其又要中譯名字),黑熊做了一張族譜,把文章中會提到的人名標記起來,讓大家參考。而且網路上很多複製貼上的文章,內容都不是很正確,例如里卡多先生是家族第三代,為何會變成第四代?還有Duncan是里卡多先生的祖父,卻被說成是父親,而Don K才是里卡多先生的父親,卻被說是祖父。總之,若是接下去看文章感覺迷路了,請隨時回頭查看(後代小孩不止這些,族譜只寫文中會提到的人)。

 

『KOTOWA 可多瓦莊園 / Cafe Palo Alto 帕羅奧圖咖啡』

  在黑熊繼續講更多可多瓦莊園故事之前,我們來講一下法蘭克朗道先生(第一代莊園主亞歷山大的女婿)。因為黑熊曾在巴拿馬一次餐會中,聽到一些很有趣的故事,而在台灣也很少人會介紹這些細節的故事,所以黑熊再講多一點,讓大家能更認識整個跟可多瓦莊園有關的家族故事。

  法蘭克朗道先生的爸爸(Frank Tedman Carl),是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出生,是一位船長,也曾在墨西哥中央鐵路局工作。1879年,一位法國人斐迪南.黎西布斯(Ferdinand de Lesseps,成功興建蘇伊士運河的計畫執行長),從哥倫比亞政府取得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權(當時的巴拿馬,是屬於哥倫比亞的一省),便開始組織興建巴拿馬運河團隊,於1881年到巴拿馬開始開鑿運河。而法蘭克朗道先生的爸爸,是1884年來到巴拿馬,加入斐迪南.黎西布斯團隊,擔任抽泥船船長的工作。後來因為運河團隊的工程技術問題無法克服,兩萬人死於黃熱病和瘧疾,不斷延宕的工程,造成斐迪南.黎西布團隊在1889年破產。如果只是簡單的工程失敗,頂多讓人酸言酸語,但斐迪南雷賽布明知已出現財務危機,在1887年成立巴拿馬運河公司,以賄賂、政客、收買媒體的方式,掩蓋財務問題,欺騙法國人購買債券,大量吸金去填補財務破口,最後造成一大堆投資人血本無歸。這知名的巴拿馬運河醜聞(Panama scandals)事件後,掀起了法國人的反猶太主義,改變了法國的社會與政治形態。

歷史小故事:

  巴拿馬在1821年脫離西班牙殖民後,就自己宣佈要併入哥倫比亞聯邦。當時的哥倫比亞聯邦的國土範圍很大,包含現在的厄瓜多、委內瑞拉、秘魯北邊,對巴拿馬來說是一個強大的靠山。巴拿馬直到1903年11月3日才脫離哥倫比亞宣佈獨立,背後則是因為美國的幫助,而且原因只是因為一條運河!

  黑熊在分享會的時候都會提到這一段歷史,等稍微有空時再來打成部落格,和大家分享~~

  在斐迪南雷賽布團隊倒掉後,法蘭克先生的爸爸和其他一群人最後選擇留下,他們移居到巴拿馬西邊的博克特地區,開始種植咖啡、蔬菜等農務工作。在1907年,官方對於當地咖啡農場的統計中,總共有11座咖啡農場,而法蘭克先生爸爸的咖啡農場便是其中之一。在當時,博克特並不是一個正式的行政區,但由於三面環山的特殊地形,讓許多原住民(Ngäbe)居住於此。不過後來許多外國人也移居此處(以法國人與德國人居多),開墾、修建成自己的領域,迫使原住民往更山裡居住。在博克特開墾的先鋒們,在1911年,成功將附近八個村莊整併起來,成為官方認可的博克特地區,而法蘭克朗道先生的爸爸就是博克特區創始人之一。

  1997年,法蘭克朗道先生是巴拿馬精品咖啡協會發起人之一。他的兒子法蘭克麥金泰爾(Frank Tedman Mcintyre ),以他們所住的區域名稱,在1996年創立了帕羅奧圖咖啡(Cafe Palo Alto)品牌,販售咖啡產品。2001年將公司規模擴大,不只使用自家的咖啡豆,更從其他國家進口咖啡生豆,烘焙後販售至歐美國家。一個超過130年歷史的咖啡家族,帕羅奧圖咖啡品牌依舊是當地指標,產品行銷全球。

  還記得可多瓦第一代莊園主亞歷山大,他的哥哥喬瑟夫先生嗎?當初就是法蘭克先生爸爸的關係,介紹了喬瑟夫先生來當地種植臍橙(Navel oranges),喬瑟夫先生愛上了此地,所以買下了一座農場,也才開啟亞歷山大移居博克特種植咖啡的開始。而身為長子的法蘭克朗道先生,娶了亞歷山大的小女兒塞西莉亞,共同延續了兩家族的咖啡傳奇。

 

『KOTOWA 可多瓦莊園 / 3rd 第三代莊園主』

  現任莊園主里卡多(Ricardo Koyner)先生,1987年於泛美農業大學(Zamorano University,中美洲農業科系最高學府)畢業,隔年前往美國佛羅里達大學 (University of Florida)繼續攻讀,於1990年取得農業經濟學碩士,並回巴拿馬接管家族咖啡事業,是位學歷與實務兼具的咖啡農。

   里卡多先生回去接管咖啡事業,並非一帆風順,相反地,他一回去就遇到最嚴重的咖啡價格崩盤問題。原本隸屬於聯合果的國際咖啡組織,對於所有出口國與進口國都會簽一個五年協議(International Coffee Agreement),這是一個平衡機制,依照市場的需求量去調配生產國的出口量,不要讓市場供過於求造成價格失衡。第一個協約從1962年開始,期間雖然市場略有波動,但都控制得宜。直到1988年,國際咖啡組織要再重新協議新約時,卻因嚴重歧見而無法達成協議,最後協商破裂。那年最主要是卡在巴西覺得配的量太少,不願意配合,更覺得即使沒有ICO的協助,在市場上也能活的很好。而全世界最大的咖啡採購國 – 美國,由於市場對於咖啡品質的要求提升,不只是希望以價格來配量,更要提升品質;另一方面,美國評估中、南美洲的政局已經不會傾向共產主義(當初美國為了維持拉丁美洲經濟的其中一個手段),最後選擇退出國際咖啡組織的協議。1989年談判的破裂,價格開始不斷往下跌;到了1992年,已跌到過去20年來的最低點。

   巴拿馬咖啡除了遇到國際價格崩盤的挑戰,在政治上,更遇到嚴重危機!1989年12月,老布希(Bush Senior)先是對巴拿馬發動經濟制裁,隨後派兵發動戰爭,直接把當時掌權的曼紐諾瑞嘉(Manuel Noriega,這個人還來台灣受過政戰訓練)抓去美國關!至於打仗的原因,簡單講就是為了巴拿馬運河的使用權利(原本養的曼紐諾瑞嘉不聽話了,所以拔掉換一個)。整個巴拿馬咖啡界最慘的一年,里卡多先生回巴拿馬接手家族事業,雖然是最困難的挑戰,卻也是改變整個巴拿馬咖啡產業的關鍵年,他不只是將自家的莊園推向新的巔峰,更是讓巴拿馬咖啡在世界上站有一席地位的功臣之一。

 

『KOTOWA 可多瓦莊園 / 參與巴拿馬咖啡轉型』

   在1950到1990年(咖啡界俗稱的『第二波咖啡浪潮』),由於美式連鎖咖啡店的興起,像是美國Peet’s,到後來的Starbucks,或是像日本UCC罐裝咖啡的發明。對於消費大國來說,能夠穩定的大量供應咖啡生豆,會比價格來得重要。對於咖啡產國來說,這是一個拼產量的年代。

黑熊做了一張表,來讓大家了解巴拿馬的咖啡產量與其他中美洲鄰國的比較:

   1990年開始,巴拿馬許多咖啡農已預知未來的咖啡困境,想要尋求新的機會。而這新的機會,並不是擴地增產,因為再怎樣拼也拼不過其他國家,所以唯一出入就是拼品質!巴拿馬的咖啡農們向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(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America,1982年成立)尋求協助,幫忙提升咖啡品質。在幾年的努力下,七位較積極的咖啡農在1996年開始推動成立像SCAA這樣的咖啡組織,於是在隔年,1997年成立了SCAP巴拿馬精品咖啡協會,持續幫助提升整體的競爭力。里卡多先生是SCAP的創始人之一,也是第一屆SCAP的主席。

   在當時嚴苛的環境下,整個巴拿馬加起來的力量都不見得可以贏過其他鄰國,所以大家都非常團結,有好的技術就互相交流學習,有好的咖啡品種,就免費送給需要的人去種植;因為大家都知道,一個人強沒有用,要大家都強,在國際上才有機會出頭。在1998年,SCAP將咖啡試飲與競賽,與博克特當地的花卉與咖啡博覽會(Boquete Flower & Coffee Fair,歷史非常悠久喔,從1950年開始,每年的一月舉辦)結合,所有人可以品嚐農民帶來的咖啡,彼此交流,這樣的活動,也就是巴拿馬精品咖啡競賽Best of Panama(簡稱BOP)的開始。

   1999年,一位美國咖啡的先驅 – 喬治豪厄爾(George Howell),在巴西舉辦了一場咖啡競標賽,並將前十名的咖啡放上網路讓國際買家競標。SCAP得知後,立刻向喬治豪厄爾尋求協助;而在他的協助下,BOP第一場國際網路競標會在2001年完成。當年總共選出16名,冠軍以每磅4.8美元售出,最低價以每磅1.23美元售出。雖然售價看起來超級便宜,但若是考慮到2001年的咖啡國際價格,當年一般的咖啡豆,每磅僅能賣0.5美元!對比這樣的價格,這對SCAP來說是天大的震撼!從此改變了整個巴拿馬咖啡生態。為何BOP至今都是全世界最成功的競標會,也是巴拿馬最成功的商業模式,最大關鍵在於它是眾人同心,傾全國之力在做推廣,而且它是在地人主導,並不是其他單位空降到自己國家來插花。攸關自己產業的生死,所以顧的比誰都還要重要。

 

『KOTOWA 可多瓦莊園 / 商業農夫』

   在90年代的時空環境,農民都是相對較單純,種植作物、拿去賣錢、換取生活必需品,並沒有太多商業的概念。里卡多先生接管咖啡園之後,雖然經營品牌不易,但他深知品牌的重要性。他把農場正式命名為『可多瓦莊園(Cafe Kotowa Farms)』,Kotowa這一詞,是巴拿馬當地原住民(Ngäbe)語『山』的意思。接著,購買咖啡烘焙設備,除了將烘焙咖啡以可多瓦莊園品牌賣到歐美市場外,更在巴拿馬開可多瓦咖啡店,自產自銷。2000年,第一家可多瓦咖啡店,就設立在首都托庫門國際機場。第二間與第三間咖啡店也都設立在機場內,第四間是開在到達博克特鎮的入口處,他設立這些咖啡店的目的,就是要讓到巴拿馬觀光客馬上認識到可多瓦莊園咖啡。至今,只要是巴拿馬熱門地點都會有可多瓦咖啡店

   里卡多先生接管咖啡園之後,也持續的擴張產能。最剛開始他接手的時候,只有原本的海拔較低的卡羅萊娜(La Carolina,海拔1300公尺)農場,也就是他後來取名為橘子農場(Mandarina)的地方。他知道品質要好,海拔是一個關鍵,所以後來買了山上的農場,取名為水晶河(Rio Cristal,海拔1700~1850公尺)。他知道不同區域、不同環境,就會有不一樣的咖啡風味,所以在對面的山上,買下一塊地,取名為Don K和Duncan農場(1700~1800公尺)。接著,又在巴魯火山的另一側,買下一塊地,取名為女巫農場(Las Brujas,1750~1850公尺)。目前最新還有兩座農場,叫做Mango和Redondo,但是都還沒有產量。

   里卡多先生發現,愈來愈多觀光客會來博克特地區觀光,所以在開設咖啡店之後,2004年成立一家觀光導覽公司(Aventuras del Istmo),可以帶著遊客觀光導覽,到可多瓦的咖啡園參訪、品飲咖啡、購買商品等。接著,他在水晶河農場蓋住宿木屋、餐廳、Tree Trek(利用樹與樹之間的鋼索,高空滑行,在樹林間穿梭) 、賞鳥步道、吊橋…等。

   2018年,黑熊前往可多瓦咖啡店進行採購杯測時,發現他把一間原本辦公室全部改裝成某種食品製作室。詢問下,他說他在研究巧克力。後來才知道,他花了兩年時間在研究巧克力,不只是製作巧克力,而且還已經自己種可可樹!2019年,他在博克特鎮上開了一家巧克力專賣店,並以他女兒名字命名 – 維多利亞(Victoria Chocolate)。很多黑熊老朋友吃過的藝伎巧克力,就是他們家做的。2020年,黑熊前往可多瓦杯測採購,除了一整桌咖啡以外,還有一桌是試吃巧克力,但是里卡多說:等一下還要帶我們去喝酒!原來,他最新事業是釀萊姆酒,與一家酒廠合作,在水晶河農場蓋了一座全巴拿馬海拔最高的萊姆酒場。

 

『KOTOWA 可多瓦莊園 / 科技農夫』

  里卡多先生接管咖啡農場後,做了非常多的實驗,並用科技設備來做輔助與紀錄,不再只是憑著經驗,而是透過科學的方式,去做技術性突破。例如他在水晶河農場,把一整個山谷用白色雨遮蓋住,裡面使用監控設備,紀錄著溫度、濕度、UV、風速等數據,在這裏做小實驗,成功之後就套用到其他農場做大規模的執行。不只如此,他的處理廠週遭一樣都有監控設備,而且數據是直接無線傳輸到他的網路上,手機、電腦一打開都可以隨時看到數據。

  在處理廠內,除了一般的處理設備(脫殼、網目、密度、色選…等)以外,他還有一台與設備大廠合作的乾燥空氣的烘乾設備。有許多水洗處理咖啡,如果是要使用日照曬乾,會需要很大的空間,所以為了要增加產量,都會使用柴燒滾筒乾燥設備。它的原理就是利用低溫(通常在45度~50度間)去把帶殼的咖啡生豆烘乾,讓含水率降低至10%~12%。但是這樣的方式等於是在低溫烘焙,好的風味就很容易被帶走,等到店家拿到咖啡生豆,又做一次高溫的烘焙,好的風味就損失很多。而這台乾燥空氣設備,是使用常溫的方式,將乾燥的空氣打入桶內,利用乾燥的空氣將咖啡生豆的水分帶走,而且又不損失品質。

  無論是哪一種處理的咖啡,在後置處理完成之後,都要進行一段時間的靜置(resting)。因為在處理咖啡的過程,對於咖啡豆來說,是一種壓力很大的過程,適當的靜置,能讓物質更穩定。可多瓦莊園對於高品質的咖啡,例如大家喝到的藝伎,它是放在全冷氣室內做靜置!因為最佳的靜置條件,就是在恆溫、恆濕的環境下。一樣使設備做溫濕度無線監控,並且每一批咖啡進倉前,都會先在外袋標記,一個月後抽樣做杯測,確認品質後才脫殼出貨。

 

『KOTOWA 可多瓦莊園 / 態度決定一家偉大的莊園』

  巴拿馬咖啡農有很多不同的型態,尤其是許多外來的有錢人,有的是去花錢買個農場,然後回自己的國家炫耀自己在巴拿馬有咖啡農場,卻從來沒實際參與種植。有的是砸錢買農場,但把咖啡當副業,主業在做房地產。黑熊在產地遇過太多這種讓人搖頭的商業模式,所以即使這些莊園不把咖啡當咖啡在賣,售價再便宜,黑熊也從不買單,我們不想讓這種沒靈魂、只有銅臭味的咖啡進到大家的肚子裡。

  唯有真正家族傳承的事業,它並不是單純只是一門生意,而是一種家族責任的延續。如果大家有看到市面上賣可多瓦莊園的產品,可以特別注意一下它產品的名稱,可能會出現橘子農場,因為里卡多先生把最原始的農場以Mandarina命名,紀念祖父剛來時是來種橘子。另外,還有鄧肯農場,就是紀念他祖父(Alexander Duncan McIntyre);還有Don K農場,則是紀念他的父親(Richard Koyner),Don在西班牙文是先生的意思。很多賣家並不清楚這些名字背後的意思,可能覺得只是一個有趣的農場名,但這些名稱的背後,其實是一種感恩與懷念,更是一種扛下家族使命的責任感。你說這種咖啡能不好喝嗎?不用等我們來嫌,半夜Duncan和Don K就會先把里卡多覺起來訓一頓~~

  大約在五、六年前開始,整個中、南美洲開始興起特殊處理的作法。很多普通的豆子或品質較爛的豆子,因為透過特殊處理的過程,產生比較多的發酵味,最終在杯測的風味上都會很強,這種豆子特別受到亞洲市場的青睞。我曾在四年前問他,為何一大堆農場都在做特殊處理,他卻還不做?他說,他一直都有在做,只是沒有賣。因為不可控的因素太多,造成無法複製,不斷做出強烈發酵味很容易,但如果出現好的發酵味卻無法重複複製,他會覺得很遺憾。所以他不斷的在找尋一個可以可複製好味道的方式,覺得可以了,才會開始賣。就像去年的酵母發酵黃藝伎,就是他利用不同溫度先去激活特定酵母,接著在低溫環境下發酵,降低其他的菌產生干擾,可以喝到風味被放大,但不會有噁心的臭酸發酵味。

  咖啡發展歷史,比起酒類、麵包來說,相對非常的短。所以很多關於咖啡的製程、發酵方式、處理方式,近年來都是向釀酒的方式來學習。例如封桶或灌入氣體的厭氧處理,就是從釀酒那邊學來的。而里卡多先生有一項秘密武器,就是他女兒。維多利亞正在美國OSU俄勒岡州立大學攻讀釀酒相關課程,他說現在都會和他女兒在研究發酵的製程,發現有許多真的都可以套用。相信等維多利亞明年畢業回去接管事業,肯定又會有新的火花產生。即將進入到第四代接棒的可多瓦莊園,令人期待!

 

 

若是有任何問題,可以加LINE詢問:@tumazcoffee

或是寫email詢問:tumazcoffee@gmail.com 

只要我們知道的,能說的,我們都很樂意分享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