芬奇塔莊園(Mi Finquita),一家在BOP競標中近兩年都在前十名的莊園,但這莊園對許多人來說,應該是相當陌生的!它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新的莊園,不過莊園主則是一輩子都在做咖啡,其家族更是當地種植咖啡的先驅,咖啡已經是傳好幾代的家族事業。

  有許多的好莊園、好咖啡,可能因為生豆商並未引進,所以在市場上大家無緣喝到,大家只能購買國外店家的產品,芬奇塔莊園便是其中之一。這也是為何黑熊希望能直接從產地交易,透過親自產地的拜訪,能把更多好咖啡直接帶給各位。

咖啡準備好了嗎?黑熊要開始講故事囉~

 

『芬奇塔莊園 Mi Finquita / 道聽途說不如親自走一遭』

  我們在2020年7月在做BOP評鑑時,注意到這莊園!但因為疫情的關係,我們並沒有辦法前往產地。今年疫情終於趨緩,我們出發巴拿馬前,先在網路上看一些網路資料,看到這一段話:“夫妻團隊為該地區的小農經營一項諮詢計畫…”。以我們過去走訪產地的經驗,通常會有這樣的計畫,代表該執行者(莊園主)缺乏資金,沒有辦法購地管理一座咖啡園,所以把經費花在處理設備上,去收購其他咖啡農的咖啡果實來做後製處理。

  結果,當我們親自聯繫上芬奇塔的莊園主,才知道這些資訊根本是錯誤的!我們把該網站傳給女莊園主看,它們也只能說那是錯誤訊息;我們到產地,女莊園主剛好提到這段,所以就再拿該網站的資訊給男莊園主看,他們也只能再搖頭笑笑。網路上常會出現一些莫名的資訊,尤其是掛上“小農”這兩字來搏認同,若是真的有親自飛到產區了解,就會發現許多的資訊都是騙人的!這也是黑熊為何要親赴產區,我們實際的拜訪哈特曼家族成員,也拜訪芬奇塔莊園的莊園主,帶給大家最真實的資訊。

『芬奇塔莊園 Mi Finquita / 介紹』

  黑熊要先特別說明一下,芬奇塔莊園並不是一座小農的咖啡園,莊園主是來自大名鼎鼎的哈特曼家族(Hartmann),這家族在沃肯產區和聖塔克拉拉產區是最知名,也是種植咖啡的先鋒,所以如果對它有“小農”的印象,那真的是太小看它們了!有長期在喝巴拿馬咖啡的朋友,無論是喝藝伎咖啡或一般品種咖啡,都一定會喝到哈特曼莊園。另外,芬奇塔莊園主強調,她們並不是跟當地小農合作的一個計畫,而是一座獨立咖啡園,只有在最初的時候,因為要幫助附近想要提升品質的咖啡農改善咖啡製成,所以有做了一些幫忙,但莊園主強調這並非它們主要的業務。

  芬奇塔莊園屬於一對夫妻共同擁有,女主人泰希(Tessie Palacios de Hartmann)和男主人拉帝博爾(Ratibor Hartmann),他們在2000年時成立一家咖啡公司"T&T Panamanian Coffee",芬奇塔和瓜魯莫莊園都是該公司旗下咖啡農場(另外還有個小農場叫做Finca El Higo)。他們夫妻倆一手包辦所有的咖啡相關事務,包含育苗、種植、採收、生產、銷售….等,是一家獨立的咖啡公司。

  Tessie身為公司負責人,並負責品管(她也是BOP國內評審之一,也是SCAP協會發言人之一)與銷售,而Ratibor則是扛起所有種植到後製。雖然他們是哈特曼家族成員,但芬奇塔莊園並不屬於哈特曼家族。大家要分清楚一件事情,尤其像哈特曼這具有悠久歷史、且龐大家族成員,他們每位成員都各自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,但並非所有事業都歸家族所有。

『芬奇塔莊園 Mi Finquita / 農場位置』

  巴拿馬的咖啡產區都很集中在西邊,靠近哥斯大黎加這一側。一般我們習慣簡略的分為三大產區:波奎特(Boquete)、沃肯(Volcan)、聖塔克拉拉(Santa Clara),不過當地咖啡農則會分區的更細;但對於比較有在喝巴拿馬咖啡的消費者而言,很多人都只認識波奎特產區,這也讓沃肯和聖塔克拉拉產區的咖啡農私底下議論紛紛。

  芬奇塔莊園則是位於沃肯與聖塔克拉拉產區中間的一個小區域,叫做“洛斯波索斯(Los Pozos)”。農場範圍不大,約10公頃,海拔從1650公尺起,一直上到1900公尺。

 

『芬奇塔莊園 Mi Finquita / 採購的小故事』

  今年我們等芬奇塔和瓜魯莫這兩款咖啡抵台,等了非常久!原因是我們原本在四月杯測訂購的批次,後來聽到有更好的批次會產生,所以我們選擇放棄原本的,轉而一直等待…等待…更好的出現!以前的BOP競標都是在四月收咖啡各家參賽莊園的咖啡,進行初步篩選後就進入巴拿馬國內評審的初賽,五月進行國際評審的複賽與決賽評鑑,七月放上網公開競標。但一場疫情的影響,導致這兩年的BOP競標都延期。今年的BOP則是六月開始收參賽豆進入初賽,所以在五月的時候,所有莊園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不斷地杯測選出自家最好的咖啡出來參賽。而最後總是有幾款咖啡在伯仲之間,必須去做選擇!黑熊所說的等待“最好的出現”,並不是說要買到送去參賽的(如果你有聽過什麼"競標同批次"….小心話術啊),而是沒有被送去競標的遺珠之憾,也就是現在大家喝到的這些批次。

  我們喝到的時候,無用置疑地,這些已經被層層篩選而選出的批次,肯定比起原本要採購的還要好!但就是要等很久…真的很久。

『芬奇塔莊園 Mi Finquita / 發酵與後製處理』

  看到以下兩款的後製處理方式,並非特殊,但別以為是Ratibor不懂新穎稀奇的後製處理法,而是這批次的咖啡果實是採收來自農場最高海拔的咖啡樹,高海拔的咖啡果實雖然長得慢,但本質就是好得令人羨慕,過多的發酵或處理法根本就是浪費好料!就像在A5和牛淋上蘑菇醬…,不是不行,但就是多此一舉的浪費。

*水洗處理 Washed
 咖啡果實採收後,先放置於水槽中靜置24小時。接著再將咖啡果實送進機器,去除果皮和果膠後,將帶殼的咖啡生豆送至水洗發酵池中,注入清水,發酵達60小時。接著將帶殼咖啡生豆移至高架乾燥床曝曬15天,再移至室內無光房間靜置4天。

*日曬處理 Natural
​ 咖啡果實採收後,先放置於水槽中靜置24小時。隔日將咖啡果實移至高架乾燥床曝曬15天,再進行5天的遮蔭乾燥,最後再將咖啡果實移至室內無光房間靜置四天。

 

#藝伎專家
#TUMAZ黑熊咖啡

 

若是有任何問題,可以加LINE詢問:@tumazcoffee

或是寫email詢問:tumazcoffee@gmail.com 

只要我們知道的,能說的,我們都很樂意分享~

 

相關產品頁面: